GBI报告|2021年跨国药企中国市场表现稳健, 未来短期存在不定因素
*本文编辑并节选自GBI专题报告《2021年跨国药企中国市场表现稳健, 未来短期存在不定因素》,版权归GBI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或引用文中内容,请联系授权。
随着政策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日趋严峻。2021年,众多跨国公司都进行了重组部门和组织、削减销售团队、组合非核心产品等一系列调整,以期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本期GBI专题报告总结了2021年期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并特别关注了交易和架构调整等方面的部分重要动态,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提供参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版报告
2021年跨国公司业绩受到双重打击
自2018年带量采购开始,过去五年内的一系列医改给中国医药市场带来巨变。加上2021年内进行的第五批和第六批国家级带量采购(下称“国采”),六批国采共采购256种药品(分子+剂型),涉及金额逾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各省及省际联盟开展的带量采购也涉及数百种品类。据国家医保局公开数据,国采节约费用已超2600亿元。「1」
带量采购制度压缩了成熟药的生命周期和利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专利悬崖;创新药也为了寻求国家医保目录覆盖面临价格挤水压力。此外,由于公立医院受到医保预算限制,必须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和集采中标药品等约束,医生处方选择也越来越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公立医院市场环境突变对医药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表1. 跨国药企2021年中国市场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GBI专题报告
2021年,跨国公司业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带量采购及医保政策的双重打击,多数在中国市场仅实现个位数增长(表1);较之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获取完整版报告
阿斯利康在2019年实现35%的业绩大涨,到2021年却仅有4%的增长率;罗氏制药的业绩在过去一年则基本持平,不复2019年36%增幅的高光表现(图1)。默沙东凭借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佳达修9(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拳头产品的持续发力,维持了不错的增速。但所有企业都在探索更多元化的商业策略和营销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图1. 跨国药企2016-2021年中国收入趋势(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GBI专题报告
疫情冲击下,跨国药企征战中国市场压力重重
总的来说,尽管面临着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方面的压力,2021年各跨国公司的表现依然基本维持增势,并通过公司架构和市场布局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业务模式的转型或升级。另外,从跨国公司的交易趋势中可明显看出,和国内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围绕疾病全程构建生态系统,是应对公立医院渠道压力日趋增大的有效方式。
上海美国商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从长期来看,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而言依然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市场目前面临的多重压力也不容忽视。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新冠疫情对行业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自2021年国内首次出现奥密克戎病例后,全国已有多省市出现疫情反复;长时间的封控,尤其是上海这种国内制药行业重要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中心的停摆,对于临床试验的开展和产品销售都可能产生难以逆转的影响。此外,既往全国带量采购通常在上海开展,本次疫情或导致第七批国采推迟。疫情给医药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可能波及药物研发和批准、医院管理的专科药物销售,经济增长的放缓也可能导致医药行业资金受限。2022年对于在华跨国药企而言,仍然颇具挑战。
Reference
1.国家医保局: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已超2600亿元;http://www.gov.cn/xinwen/2022-02/12/content_5673251.html
更
多
内
容
完整版9页《2021年跨国药企中国市场表现稳健,未来短期存在不定因素》内容更加丰富!内含关于阿斯利康、罗氏、诺华2021年交易和架构调整等方面的重要动态。
完整专题报告概览
扫码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解锁完整版专题报告。
福
利
时
间
患者招募一直是皮肤病学研发领域的一个痛点,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因其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而更易于被患者接受。5月26日(本周四),来听前世卫组织科学家分享如何设计及开展皮肤病学去中心化临床试验!扫描海报二维码免费预约研讨会席位。
点击 阅读原文 申请获取完整版报告